韩国外长赵显不久前在接受美媒《华盛顿邮报》采访时声称,韩国正面临“中国在一定程度上对地区邻国造成困扰”的问题。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中国,正在成为各方的“竞争对手”。
【韩国外长赵显不久前接受美媒《华盛顿邮报》采访】
他还说,韩国要向中方发出“愿保持稳定的双边关系,但也希望看到中方在地区事务中遵守国际法”的信息。为此,韩方将与美国、日本一起,共同推动对华接触,并在这个过程中对中国保持一定的“警惕”。
赵显的上述涉华言论,迅速引发外界关注。
毕竟韩国新总统李在明上台才刚满两个月,所有人都在观察,李在明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调整尹锡悦时代的对华政策。
《华盛顿邮报》对赵显的专访稿发出不到48小时后,韩国总统办公室迅速予以回应,澄清相关立场。
【《华盛顿邮报》的专访稿发出不到48小时后,韩国总统办公室迅速予以回应】
青瓦台在其最新声明中指出,赵显想要表达的意思是,韩国将继续以牢固的韩美同盟为基础,推动中韩关系发展。尽管中韩就个别问题存在分歧,但韩方将继续努力构建有助于民生和地区稳定繁荣的两国关系。
李在明政府赶紧替赵显的言论进行补充性解释,其中一个重要原因,就是之前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,并且最终升级为了一场中韩之间的外交争端。
2023年4月,时任韩国总统尹锡悦接受路透社专访时妄称:“台湾问题不仅是两岸间的问题,而是像半岛问题一样,属于国际性的问题”。
对于该错误言论,中方迅速予以驳斥,强调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,与半岛问题有着本质上的不同。
【所有人都在观察,李在明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调整尹锡悦时代的对华政策】
但祸从口出的尹锡悦并不认错,反而倒打一耙,召见中国驻韩大使的同时,竟声称“中方此举属于外交失礼,有损国格”。
尽管这次韩国外长的“祸从口出”并不像尹锡悦那次性质如此严重,但刚上台不久的李在明政府,万万不想引起中方在相关问题上的误会,避免事态进一步恶化的同时,努力维持在中美之间的平衡外交。
李在明政府自就职以来,始终标榜“以国家利益为中心的实用外交”路线。然而,这种“实用主义”本质上是夹在中美两个大国之间的“战略钢丝”行走。
赵显的涉华言论之所以引发争议,正是因其暴露了韩国在中美博弈中的结构性矛盾:经济命脉系于中国,安全生命线握于美国。
【李在明政府自就职以来,始终标榜“以国家利益为中心的实用外交”路线】
韩国对美韩同盟的依赖是其外交政策的基础。赵显在采访中强调“与美国、日本一道推动对华接触”,这一表态符合美方对韩方“选边站队”的期待。
然而,过于强调“美日优先”则容易被各方解读为“亲美疏华”。如果处理不当,甚至可能会影响到中韩之间的经贸关系——中国已经连续21年是韩国的最大贸易伙伴了。
值得注意的是,就在赵显作出相关表态的几天前,他才与中国外长王毅应约通了电话。
赵显在电话中表示“韩方高度重视中韩关系”“期待密切两国高层交往……共同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”。短短数日,韩国对中国的称呼从“合作伙伴”变成了“竞争对手”,中方自然会不免感到警惕。
当然,由于赵显是在访美期间接受美媒采访发表的上述言论,并且英语本身也可能存在一些翻译和表达上的差异,所以中方在第一时间并没有急于直接评价,而是以外交辞令作为回应,给李在明政府一个解释的机会。
【中方先以外交辞令作为回应,给李在明政府一个解释的机会】
《华盛顿邮报》采访稿发出后的第二天,中国驻韩大使馆在一份声明中表示,自韩国新政府成立以来,中韩双方积极互动,双边关系取得良好开局。目前中国与所有周边国家关系良好,绝大多数国家也将加强与中方的友好合作作为外交优先方向。
中方的回应可以说非常克制,而李在明政府也抓住了机会,次日就通过韩国总统室这个渠道进行了澄清。
请注意,中方的回应是通过中国驻韩大使馆,而韩国这边则是由总统室,即青瓦台来回应,直接越过了外交部。
这里面到底是什么情况,我们不得而知,但大概率青瓦台和韩国的外交系统之间是存在一些协调问题的。
但不论怎样,接下来一段时间,李在明这边肯定是会更加谨慎,收紧外交部门的对华口风——毕竟距离10月底的亚太经合组织(APEC)峰会就剩不到3个月的时间了,而届时韩国将担任东道主,并可能成为中美元首会晤的对话平台。
新官上任的李在明,肯定不想搞砸这个难得的外交舞台,展现韩国“地区强国”形象的同时,给自己在国际上打出名声。为此,他至少要同时确保中韩和美韩关系都处于一个稳定、良好、平衡的运行状态。
天津炒股配资开户,炒股配资入门知识网,融胜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