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个月我坐火车去新疆喀什,在朋友圈写“来了个最躺平的城市”,没想到朋友全当玩笑。直到我发了张十点钟街上没几个人的照片,他们才信了——这里企业下午一点上班,卖烤包子的铺子十一点才开张,连清真寺喊早祷时间都比内地晚两小时。
第一天我按北京习惯七点起床,推开窗看见古城街道黑漆漆的,连扫地的都没人。民宿老板说:“你要是困继续睡,这会儿连巴扎都没开门。”我拿着手机地图乱转,路过三家馕坑店全锁着门,直到接近中午,街上才慢慢冒出三三两两的本地人。
下午两点走进古城西区,巷子比导航显示的还窄,电动车进不来,只能步行。有个戴白帽子的老头坐在门口削苹果,旁边摆着土陶罐子,见我拍照就招手让我进院子看。他家祖传的陶器手艺不会收费参观,就是让我尝了他泡的茶,还教我怎么用维语说“这个多少钱”。
展开剩余69%第二天我特意等到傍晚六点才出门,结果发现这里天色还亮得跟下午没区别。顺着人流走到汗巴扎市场,卖烤鸽子的摊子刚冒烟,穿碎花裙的姑娘边烤肉边和游客聊天。二十块钱买了四只烤鸽子当晚餐,肉汁滴在馕坑边都没人管,反正离打烊还早。
第三天爬到高台民居顶楼,看见整座城像被按了暂停键的沙盘模型。有个穿橘色坎肩的大叔在墙根下敲铜壶,敲一下停三秒,旁边木架上摆着几十把新旧不一的民族刀。他说:“我不推销,你要喜欢自己出价。”聊几句才知道他家做刀三辈人,最贵那把五千多还是原价。
最后半天在喀什博物馆耗了四个小时,没人催我快点走。汉代的镜子、唐代的箭头、民国的银元,标签简单得像作业本上的备注。坐在回廊发呆时,听见讲解员对旅行团说:“这尊佛像额头还有波斯文,说明一千年前喀什就…”后面的话被一阵鸽子扑棱翅膀的声音盖过去了。
临走前夜我又钻进古城小巷,路灯在夯土墙上投出人影拉得老长。一家面馆老板娘非要给我多盛半碗揪片子,说“你这外地娃娃看着饿”。她老公在后厨炒辣子,铁锅响声震得整条街都能听见。我们谁都没提时差的事,反正天还没黑,能聊多久是多久。
回程飞机上翻看照片,发现拍了九十九张门框,十八个晾在房檐的干辣椒,还有七段写着看不懂文字的砖雕。手机相册里连张“我在喀什”的打卡照都没有,因为每次举起相机,对面卖烤肉的爷爷总在说:“别着急拍,等油渍滴完再拍好看。”
发布于:浙江省天津炒股配资开户,炒股配资入门知识网,融胜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